|
|正文 |
時間:2019年10月24日 |
10月21日,中國保險網絡大學實名注冊用戶突破300萬,實際達313萬人,注冊人數超過保險從業人員總量的三分之一,躍居金融行業在線教育平臺之首。平臺近期周訪問量一度高達773萬,掀起保險業學習熱潮。
中國保險網絡大學的健康快速發展,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堅決落實中央和監管部門要求,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,輔助監管、服務行業的具體體現,更是保險業回歸本源、轉型升級、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需求。2014年10月,為解決長期困擾行業人才培養存在的資源短缺、時空異位、時效偏差等問題,保險業協會正式上線該平臺,運用互聯網技術,對行業進行垂直知識輸出,以高效成本全面匯集保險行業各領域知識體系,廣泛覆蓋行業市場主體,從高管到營銷人員,從后臺服務人員到一線查勘定損人員,貫穿保險從業者全鏈條,為行業知識迭代升級、人力資源開發優化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提供獨特的不可或缺的知識保障,并以人才結構調整和質量提升為著力點,助力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。
以政策解讀為重要抓手,推動行業依法合規穩健經營。為助推近年來一系列監管新政在行業落地,平臺制作了一大批“政策解讀類”課程。目前已發布包括保險法司法解釋、‘1+4’系列文件、保險資管新規解讀等在內的14門課程,這些課程已成為公司高管的最愛,累計學習人次超過40萬。總計232期“中國保險大講堂”線上課程涉及宏觀經濟、財稅政策、金融科技、政治理論等多個專業領域,為高管人員開拓視野、跨界學習提供便捷途徑,累計學習人數超過10萬人。2019年6月,在銀保監會相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,中國保險網絡大學推出“防范非法集資系列”公益課程,僅上線三個月學習人次就超過了246萬,有些保險公司甚至將該門課程納入公司員工階段考核指標,這充分反映出保險市場主體和廣大從業者補短板、防風險意識日益增強。
以服務行業人才結構調整為根本,不斷提升從業者學習獲得感。目前,中國保險網絡大學已經初步構建起以風險管理為核心,以保險業重要崗位業務內容為主干,覆蓋前、中、后端專業崗位人員的制式培訓體系,車險查勘定損、非車險核保、人身險兩核、風險管理、公司治理、反保險欺詐等10大類20個科目共計430課時的課程,累計培養各專業序列高、中、初級人才31467人,為提升專業人才職業水平、統一測評標準奠定堅實基礎。
同時,平臺緊緊圍繞行業熱點、難點問題設計專題培訓,建成涵蓋通用知識、公眾教育與服務、專業技能三大類和黨建學習、政策解讀、財稅審計、法律合規、金融知識、保險科技、人力資源、公共關系等二十余個子類在內共計5000余門課程的完整體系,貫穿保險從業者從入職教育到專業技能、綜合能力提升的全鏈條,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為公益免費課程,平臺累計學習人次已經超過1億。
未來,中國保險網絡大學將進一步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,在不斷提升培訓覆蓋率的同時,進一步加強資源整合,建立起保險行業綠色培訓生態圈,實現培訓價值最大化,為保險行業回歸本源、服務實體經濟、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邁向高質量發展持續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。